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
 

  一头毛驴蒙着眼睛,拉着沉重的碾子,围着碾盘不停地旋转着,一位农家妇女手持簸萁,逆风扬着碾出的谷子,金黄色的小米留在了簸箩里,米糠则漂浮在地上的纺织袋上。这张2006年拍摄于黄河岸边小村子里的相片,正是农村里的日子的真实写照。

  快十年了,在翻阅老相片时,王先生将此相片以“碾出米香碾出回想”发到微信朋友圈,牵出了人们对那个年代的特别回想。

  据上了岁数的白叟回想,石磨曾是上世纪五六十至七十年代必备的出产日子东西之一,除了家畜拉磨,许多时分靠人力推磨。小麦、黄豆、玉米等作物,通过石磨碾压、过筛、暴晒,便成了纯天然、无污染的食用面粉。

  “小时分都是母亲和咱们姐弟三人人力推磨,转得人头昏脑涨,用铭肌镂骨来描述那段回想,一点儿都不为过。”市民王芸芳看到这张相片后感慨万分,看到这张相片就想到了外婆,想起了爸爸妈妈和祖辈们的艰苦劳动。

  跟着年代开展,科学技术进步,隆隆的机器声代替了往日吱吱的石磨声,村村通上了电,离别靠人力、畜力碾米、磨面的日子,石磨渐渐地被人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旮旯,淡出了人们的视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