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
 

  众所周知,长春是闻名的电影城,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我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,先后拍照故事影片900多部,许多影片的场景都直接取材于长春。

  今日,让我们借一张张宝贵的黑白胶片,跳过一日千里的城市变迁,重回那旧日的新民广场、老火车站、南湖……正如一部夹杂着感动与愿望的长篇故事,向世人娓娓道来它的沧桑剧变!

  现在的南关大桥,已改称为长春大桥,现代、恢宏,充满了时代气息。而古旧的南关大桥,阅历了木桥、为混凝土石桥、上世纪50年代增宽扩建,以及2004年撤除新建的前史变迁。在1959年,长影拍照了一部反映小学生勤工俭学的影片《朝霞》,其间一个场景即是以当年尚处石桥阶段的南关大桥为布景拍照的。更为宝贵的是,前景的正中央,正是被撤除了的关帝庙,当今,在那里矗立着一尊关公像。

  《朝霞》中,还有反映刚刚兴修时一汽厂区的一个大场面。这张相片是其时严恭导演在拍小学生爬树的一场戏,相片中的主景是现在的共青团花园,与高楼笔直的马路是现在的春风大街,而右侧小谯楼的方位,已被欧亚车百替代。

  想要细数在净月潭里拍照的影片,恐怕不计其数。比如说我国第一部风景音乐故事片《刘三姐》(图3)。这部由苏里导演,雷振邦作曲,黄婉秋、刘世龙主演的影片,对日后的我国影坛以及几代国人均产生了深入的影响。相片中,阿牛哥从地主家救出刘三姐,两人一前一后唱着山歌、划着小舟远走高飞。碧水微漾中,两人划向的正是今日的“天然氧吧”——净月森林浴场。

  在陈戈于1958年导演的《拂晓河滨》里,则更为大量地在净月潭取景,在一场捕鱼戏的剧照中,则幸运地留存下到过净月潭的人们肯定能一眼认出的大坝与小楼。

  拍照于1950年,作业照中,胡宗温扮演的刘胡兰所坐的方位正是新民广场,在不算茂郁的几棵小树死后,是现现在的461医院。有谁曾想,在那一年,电影《刘胡兰》里借用这一风光体现了浪漫的两小无猜情,相片中,刘胡兰正与王本固演出离别戏;有谁曾想,在惨烈的战役中,于美好的南湖对面,刘胡兰牺牲前曾真情流露;有谁曾想,当年一片杂草丛生之地,今日渐渐的变成了市中心里可供市民休闲文娱的高雅广场……

  在由陈家林1986年执导,姜文与潘虹分饰溥仪和婉容的《末代皇后》中,有一段溥仪被挟制回长树立傀儡政权的戏份,协助长春人“留”下了老火车站。在这张作业照右侧,溥仪与婉容表情凝重地走出火车站。为了不穿帮,相片左边站着的都是作业人员。头戴耳麦的录音师身旁,是大名鼎鼎的导演陈家林。而在相片左上方,标志着老长春站的“长春站”、“出口”等标志性挂牌令人心生回想。多少年来,无数人从这儿进出,他们曾见证了长春城市的斗转星移,更一同感受着长春电影业的荣耀、沉寂与兴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