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贮粉碎秸秆打捆机包膜机
 

  “三口铡刀”赫赫有名,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、凤子龙孙,虎头铡,可铡贪官污吏、祸国奸臣,狗头铡,可铡土豪劣绅、恶霸无赖。铡刀的主人包公明察秋毫、公正严明、铁面无私,他不会放过一个坏人,也不会冤枉一个好人,还有天子赐予的尚方宝剑,可以先斩后奏,贪官污吏闻风丧胆,老百姓盛赞包青天。

  然而所谓“三口铡刀”却是清代石玉昆的《三侠五义》(首刊于光绪五年,即1879)里才出现的,清代以前关于包公的记述和相关法律里尚未见“三口铡刀”。对的,我们深信不疑的铡刀,就是小说里的道具,它和尚方宝剑一样,是公平正义的艺术升华,便于理解,易于传播,却也易于让大家错过历史的本来面目。

  历史学家评价宋代的司法建设成就,既超过了之前的秦汉唐,更超过了之后的元明清。包公(999年-1062年)享年64岁,是在工作时累倒后病逝的,而两宋(960年-1279年)享国319年,可见仅凭老英雄一己之力,无法持续稳定地保持大宋司法成就。那么,没有包青天、没有铡刀、没有尚方宝剑,宋代是如何取得这些成就的呢?

  仔细探究,令人吃惊,以往只知道宋代工商业发达,文学艺术繁荣,却不知这些繁荣背后还是有些基础保障的。

  宋代司法制度健全,执行严格,办案按过程分为逮捕、审讯和判决三种职能和权力,分别设置为尉司、鞫(jū)司、谳(yàn)司这样三个独立的部门,各司其职,不能越权。这类似于唐代行政的三省制:中书省出令,门下省审核,尚书省执行,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止决策错误和以权谋私的作用。

  宋代的缉捕部门是尉司,设置在县一级,京城的一些部门也有逮捕权。尉司逮捕嫌犯后,无权审讯和判决,必须交给鞫司。

  鞫司是审讯机关,也叫推司,狱司,普通案件在县一级审讯,重证据而轻口供。鞫司审讯程序有两次,由互不见面的不同官员分别进行。一审是推勘,负责验明正身,核定证据,录下口供。二审是录问,负责从头到尾再问一遍,如果是州府一级的二审,要到邻州借调官员审讯。如果涉及死刑,由正副长官会同其他官员集体讯问,叫聚录。如果二审在京城,由御史台派人审讯。二审官员必须告知被告有权喊冤。如果二审未曾发现问题,被告不喊冤,鞫司也不能定罪,必须交给谳司,这就是鞠谳分司制度。

  谳司是判决机关,定谳工作也分成四个程序:第一步检法,由一位官员找出适用法律,值得一提的是,宋太祖时期颁行的《宋刑统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刻板印行的法典,第二步拟判,由另一位官员写判词,第三步审核,由同级官员合议,第四步由长官认可后签署判决书。

  如果被告推翻口供,就要另派官员重审,这就是翻异别推制度。不服判决,三年之内都可以上诉,即使到了临刑,本人或家属还能喊冤,翻案权法定,北宋三次,南宋五次,在这样的制度下,想要制造一般的冤假错案容易吗?

  然而超过汉唐能够理解,历史是在进步的,那么为什么宋代的司法成就超过了之后的元明清呢?这给我们今天的企业管理者什么启发呢?

  历史的发展一波三折,扑朔迷离,有些是我们暂时无法探究的,企业管理不是断案,不过和断案有一些共性,所以能借鉴一二。

  宋代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,其高祖父赵朓(tiǎo)在唐朝时历任永清、文安、幽都三县的县令,其曾祖父赵珽在唐朝时任幽州从事、御史中丞,其祖父赵敬在后梁时历任营、蓟、涿三州刺史,其父亲赵弘殷是后周太尉、武清军节度使,其本人在黄袍加身时,已经是后周的归德军节度使、检校太尉,其家族历经数朝越做越大,其本人接受过良好的教育,深受家族门风熏陶,传承了唐代以来的治理智慧,是比较开明和讲道理的。

  而元朝创建者来自草原,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,清朝创建者来自关外,这些人是天生的领导者,都是骑马打天下,作为征服者,虽然都自称中华皇帝,但似乎没那么多传承,他们的经验隐约证明,简单粗暴甚至武力比讲道理更管用。

  人的环境和眼界不同,选择就不同,结果自然不同。同样是企业管理的人,一位已经担任高管多年,父辈祖辈也做过高管,那他对于如何管理企业已经了然于胸,心态也会较为自信淡定,取得成就的概率也许较大,而另一位才进入管理层、没有经营管理经验,家庭也没有传承,虽然他具有一定的潜力,但心态可能会比较忐忑浮躁,需要试错,取得成就的概率也许相对较小。

  如果我们就是后者,那么就要睁大眼睛看世界,加强学习,虚心求教,借他人的智慧作为我们的传承,站在别人的肩上,不要摸着石头过河,不要被戏剧蒙在鼓里,不要看了几部神剧就以为别人挑担不吃力,戏里的皇帝、忠臣或者企业家靠一己之力可以扭转乾坤,但那是艺术地表现,艺术无法详尽地表现他们伟大功业背后那些设计精巧的规章制度、组织机构、工作流程和方法。管理有艺术的一面,更有科学的一面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,作为企业管理者,不能完全依靠英雄人物和三口铡刀,万一失误,对于一家公司来说,也许意味着退出市场。我们大家可以在制度层面分散职权,组织上设置互相制约制衡的部门,流程上设计严密合理,环环相扣,如果出现失误,下一步流程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,启动喊冤的补救流程,这样依靠制度、组织和流程来避免错误和舞弊。

  例如企业的经营目标不能直接由生产、销售部门自行设定,可以由计划部门牵头提交方案,由跨部门的委员会审议通过,生产、销售部门负责执行,是不是达到经营目标,也不能由这些部门自己判断,可以交给绩效管理部门组织核算,而相关的部门也应当有设计严密的流程来开展工作。不要小看这些细致的工作流程,仅仅是计划部门的工作就已经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一些痛点,比如需求预测、库存管理等,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也头疼的问题,如果拍脑袋就是拿企业去赌。

  当然,制度、组织和流程的运用也要看企业未来的发展阶段和规模,创业在起步阶段或者规模较小,往往需要集中精力果断解决眼下的生存问题,没那么多人手,职权过度分散不但浪费资源而且行动缓慢,确实需要英雄人物、三口铡刀镇住场面,然而每一步都不犯大错的企业才有机会幸存,一旦犯大错就不好说了,这也是为什么不少企业在创业期就消失了。